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热物理性能:
1.环氧模塑料(EMC):检测高填充量(70-90wt%)硅酮/氧化铝体系的导热网络完整性,重点关注填料分布与界面热阻
2.导热界面材料(TIM):涵盖导热硅脂、相变材料及导热垫片,检测25-100μm厚度下的接触热阻与泵出效应
3.陶瓷基板:AlN/Al₂O₃基板的各向异性热导率(平面方向≥170W/mK),结合金属化层热匹配性测试
4.金属键合线:Au/Cu/Ag合金线的热扩散系数(α≥50mm²/s)与高温强度保持率
5.烧结银浆:孔隙率≤5%试样的瞬态热导率(λ≥200W/mK)及高温氧化稳定性
6.聚合物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氮化硼薄膜的厚度方向热导率(λ⊥≥1.5W/mK)与介电损耗协同优化
7.液态金属:Ga基合金的润湿性(接触角≤15°)与电化学迁移抑制能力
8.热解石墨:定向热解石墨片的平面热导率(λ∥≥1500W/mK)与层间结合强度
9.纳米碳材料:碳纳米管阵列/石墨烯膜的垂直热导率(λ⊥≥20W/mK)及结构缺陷分析
10.金属基复合材料:SiC/Al电子封装壳体热导率(λ≥180W/mK)与CTE匹配性(6.5~9.5ppm/K)
国际标准:
1.激光闪射导热仪:NETZSCHLFA467HyperFlash(温度范围-125~500°C,热扩散系数精度±3%)
2.稳态热流计:TIM-TesterT3STER(热阻分辨率0.01K/W,压力范围5~100N)
3.防护热板仪:HolometrixLambda2000(热导率范围0.001~20W/mK,符合ASTMC177)
4.热机械分析仪:TAInstrumentsTMA450(CTE分辨率0.02ppm/K,温度范围-150~1000°C)
5.动态热分析仪:HitachiDMS6100(模量测量频率0.01~100Hz,Tg检测精度±0.5°C)
6.同步热分析仪:NETZSCHSTA449F5(比热容精度±3%,TG-DSC同步测量)
7.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SU5000(分辨率1.5nm,EDS面分析精度0.1wt%)
8.X射线衍射仪:RigakuSmartLab(2θ角精度±0.0001°,极图分析功能)
9.微焦点CT系统:
10.高低温试验箱:ESPECT-240(温变速率15°C/min,温度范围-70~180°C)
11.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5967(载荷范围0.02kN-30kN,位移分辨率0.015μm)
12.离子色谱仪:ThermoScientificDionexICS-6000(Na⁺检测限0.1ppb)
1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8890/5977B(TVOC检测限0.01μg/g)
14.红外热像仪:FLIRX8580SC(热灵敏度20mK,帧频180Hz)
15.热阻扫描系统:PicoThermTerahertzTDS(非接触式界面热阻测量,精度±5%)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