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环己基甲基乙酸酯(CAS号:25155-30-0)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香料成分,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纯度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环己基甲基乙酸酯的含量,通常要求≥98.0%。检测过程中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通常为毛细管柱,柱温程序升温,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
2.物理常数测定:包括相对密度(20℃时约为0.950-0.970g/cm)、折光指数(n⁰D约为1.450-1.460)、闪点(约95℃)、沸点(约220-225℃)等物理参数。这些参数是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密度计、阿贝折光仪、闪点测定仪等专业设备进行测定。
3.酸值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表示为每克样品中含有的游离酸以氢氧化钾毫克数计,通常要求≤0.5mgKOH/g。测定时将样品溶于中性乙醇-乙醚混合溶液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粉红色。
4.水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通常要求≤0.1%。该方法基于水与碘、二氧化硫和吡啶等试剂的特异性反应,通过电量滴定终点确定水分含量,适用于微量水分的精确测定。
5.色度检测: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通常以哈zen单位(Hazen)或APHA色度表示,优质产品要求≤10Hazen单位。色度是评价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用于香料和化妆品领域时。
6.气味评价:由专业评香师进行感官评价,检测产品的气味特性、强度和纯正度。通常采用条状嗅纸蘸取样品后在不同时间点(15分钟、30分钟、1小时、24小时)进行评价,记录气味特征及变化。
7.杂质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可能存在的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包括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和降解产物等。常见杂质包括环己甲醇、乙酸和其他酯类化合物,通常要求单个杂质含量≤0.5%,总杂质≤2.0%。
8.重金属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通常要求总重金属含量(以Pb计)≤10mg/kg。
9.残留溶剂分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可能残留的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根据ICHQ3C指南对不同类别溶剂设定限量标准。
10.稳定性测试:在不同温度(如40℃、60℃)和光照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如10天、30天),检测产品的化学稳定性,包括纯度变化、酸值变化、色度变化等指标。
环己基甲基乙酸酯的检测适用于多种材料和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香料工业原料:作为香料组分的环己基甲基乙酸酯需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国际香料协会(IFRA)和国家香料标准的要求。检测内容包括纯度、杂质谱、气味特性等,为香水、香精、香料配方提供质量保证。
2.化妆品及个人护理产品:用于化妆品、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中的环己基甲基乙酸酯需要符合化妆品原料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检测内容包括纯度、重金属、微生物限量、致敏性等指标,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涂料和油漆添加剂:作为涂料溶剂或成膜助剂使用时,需要检测其与其他组分的相容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等,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要求。
4.医药中间体:用于药物合成的环己基甲基乙酸酯需要符合药用辅料或中间体标准,检测内容包括纯度、杂质谱、残留溶剂、微生物限量等,确保符合药典要求和GMP生产规范。
5.农药助剂:作为农药乳化剂或溶剂使用时,需要检测其与有效成分的相容性、稳定性、生物降解性等指标,确保农药制剂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性。
6.工业清洗剂:用于精密电子元件或金属表面清洗的配方中,需要检测其清洗效能、残留性、对材料的腐蚀性等指标,确保清洗效果和材料安全。
7.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塑料、橡胶等聚合物的增塑剂或加工助剂使用时,需要检测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迁移性、热稳定性等指标,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8.实验室试剂:用作有机合成反应溶剂或萃取剂时,需要检测其纯度、水分含量、酸值等指标,确保不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纯度。
9.食品接触材料:当环己基甲基乙酸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测其残留量和迁移量,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10.环境样品:在环境监测中,对水体、土壤、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环己基甲基乙酸酯进行检测,评估其环境暴露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
环己基甲基乙酸酯的检测方法主要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涵盖了多种分析技术和规程:
1.气相色谱法(GC):根据ISO8432《香料和香精-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和GB/T11540《香料香精通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进行纯度测定和杂质分析。通常采用毛细管柱(如DB-5、HP-5MS等),FID检测器,通过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参照ASTMD7797《有机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和GB/T30799《化学品中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进行成分鉴别和结构确证。该方法结合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结构鉴定能力,可对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组分进行准确分析。
3.红外光谱法(IR):根据ISO4257《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和GB/T6040《化学试剂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分子结构确认。通过测定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与标准谱图比对,确认分子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
4.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参照ASTME1386《有机化合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和GB/T19070《有机化合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确证。通常采用H-NMR和C-NMR技术,通过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和积分面积等参数确定分子结构。
5.液相色谱法(HPLC):根据ISO10993-1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聚合物降解产物的鉴别与定量》和GB/T30782《化学品中有机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分析。适用于热不稳定或沸点较高的样品,通常采用C18反相色谱柱,UV或DAD检测器。
6.卡尔费休法:参照ISO760《化学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和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根据样品特性可选择容量法或库仑法。
7.酸值测定:根据ISO66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和GB/T5009.229《食品添加剂中酸值的测定》进行测定。采用酸碱滴定原理,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终点。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