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 表面缺陷深度:测量范围0.01-5.00mm,精度±0.05mm
2. 坑底曲率半径:检测范围R0.1-R10.0mm
3. 边缘过渡角度:测量精度±0.5°
4. 缺陷开口宽度:分辨率0.01mm
5. 三维形貌重构:点云密度≥500点/mm²
1. 金属材料:铝合金/钛合金冲压件表面微坑
2. 复合材料:碳纤维层压板冲击损伤
3. 电子元件:PCB微孔镀层缺陷
4. 汽车零部件:发动机缸体铸造气孔
5. 航空航天部件: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剥落
1. 接触式测量:ASTM E1779-12(2020)标准规范
2. 白光干涉法:ISO 25178-604:2013表面纹理分析
3. 激光共聚焦:GB/T 34879-2017微纳米尺度测量
4. X射线断层扫描:GB/T 35388-2017内部缺陷检测
5. 超声波测厚:GB/T 11344-2021厚度与缺陷关联分析
1. Mitutoyo Crysta-Apex S573三坐标测量机(接触式探针)
2. Bruker ContourGT-K1白光干涉仪(垂直分辨率0.1nm)
3. Keyence VK-X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200×放大倍率)
4. Zeiss Xradia 620 Versa X射线CT系统(0.7μm体素分辨率)
5. Olympus 38DL PLUS超声波测厚仪(频率范围1-30MHz)
6. Alicona InfiniteFocus G5光学3D测量系统(轴向分辨率10nm)
7. Hexagon Absolute Arm 7轴测量臂(空间精度±0.018mm)
8. Nikon NEXIV VMZ-S656T视频测量系统(双远心光学系统)
9. Jenoptik O-INSPECT 322复合式测量机(多传感器集成)
10. Zygo NewView9000非接触式轮廓仪(相位偏移干涉技术)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