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硅含量测定:采用XPS或ICP-OES方法检测活性物质中硅元素占比(10-30%),精度0.5%
2.比表面积测试:BET法测定材料比表面积(3-15m/g),孔径分布范围2-50nm
3.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1500mAh/g)、库仑效率(≥85%)、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90%)
4.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纳米压痕法测量硅碳界面结合能(≥5J/m),压痕深度≤200nm
5.热稳定性分析:TGA-DSC联用测定氧化起始温度(≥300℃)、热失控临界温度(≥450℃)
1.纳米硅-碳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2.石墨烯包覆多孔硅基复合材料
3.碳纤维增强硅基复合负极片
4.氧化亚硅/硬碳复合体系材料
5.三维多孔结构硅碳复合极片
1.GB/T30835-2014锂离子电池用炭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化学循环测试)
2.ISO9277:2010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BET法)
3.ASTME1582-21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标准指南(元素分布测试)
4.GB/T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振实密度测试)
5.ISO21713:2020精细陶瓷高温弹性性能试验方法(热膨胀系数测试)
1.ThermoScientificK-Alph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面元素分析精度达0.1at%
2.HitachiSU8230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0.8nm@15kV,配备牛津X-MaxN80能谱仪
3.MicromeriticsASAP2460BET比表面分析仪:孔径测量范围0.35-500nm
3.Bio-LogicVMP-300电化学工作站:支持10μA-1A电流范围恒流充放电测试
4.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温度范围RT-1600℃,升温速率0.01-50K/min
5.AntonPaarPSA1190振实密度仪:振动频率250次/min15次/min
6.KeysightNanoIndenterG200:最大压深500μm,载荷分辨率50nN
7.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
8.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角度精度0.0001,配备高温附件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