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表面硬度检测:使用HV0.3/HV1标尺,测量范围200-900HV
残余应力分布检测:X射线衍射法(XRD)深度分析0-500μm
金相组织评级:按ASTM E112评定马氏体含量(1-5级)
硬化层深度测量:有效硬化层界定为550HV处深度(±0.05mm)
回火稳定性测试:300℃/400℃/500℃三级时效后硬度衰减率测定
合金结构钢:42CrMo、20CrMnTi等齿轮类部件
冷作模具钢:Cr12MoV、D2系列冲压模具
不锈钢淬火件:17-4PH、420不锈钢轴类零件
轴承钢制品:GCr15系列滚子、保持架
有色金属材料:钛合金TC4、铝合金7A09航空部件
ASTM E384-22 材料显微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ISO 2639:2022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测定
GB/T 9450-2022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测定
ASTM E407-07(2023) 金属材料微观腐蚀标准规程
GB/T 4342-2023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显微硬度计:Shimadzu HMV-G21,载荷范围10gf-2kgf
金相显微镜:Zeiss Axio Imager A2m,5000×光学放大
残余应力分析仪:Proto LXRD,Cr-Kα射线波长2.291Å
硬化层测量系统:Qness Q10A,自动梯度硬度检测
高温时效炉:Nabertherm L5/11,控温精度±1℃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