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烧蚀率测定:测量单位时间内材料厚度减少量(0.01-5.00 mm/s)或质量损失量(0.1-50.0 g/s)
热传导系数分析:在2000-3500℃高温环境下测试材料导热性能(0.1-50 W/m·K)
质量损失率评估:通过精密天平记录烧蚀前后质量变化(精度±0.0001 g)
表面形貌表征:使用SEM观测烧蚀后表面孔隙率(≤10 μm分辨率)及裂纹扩展深度(0.1-5.0 mm)
残余强度测试:测定烧蚀后材料拉伸强度(50-1500 MPa)与压缩强度(100-3000 MPa)保留率
碳基复合材料:碳/碳(C/C)、碳/碳化硅(C/SiC)等火箭发动机喷管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氮化硅(Si3N4)、氧化锆(ZrO2)基高温涡轮部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钨铜(W-Cu)、钼合金(TZM)推力室衬套
热防护涂层:碳化铪(HfC)、氧化铝(Al2O3)基高温涂层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酚醛树脂基烧蚀防热层
ASTM E285-08:氧-乙炔火焰烧蚀试验标准(火焰温度3100±50℃)
ISO 23604:2022:等离子电弧烧蚀测试规范(热流密度5-50 MW/m²)
GB/T 3074.2-2016:固体材料烧蚀性能测试方法(烧蚀时间60-300 s)
ISO 22007-4:2017:激光闪射法测定高温热扩散系数(300-3500K)
GB/T 4338-2006: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标准(应变速率0.001-0.1 s⁻¹)
等离子电弧烧蚀测试仪(Model PAAT-5000):可模拟5000℃高温环境,热流密度调节范围1-60 MW/m²
高温热导率测试仪(Model HTC-3000):采用激光闪射法,测量温度上限3500℃,精度±3%
超高温电子万能试验机(Instron 8865):配备水冷式高温炉(最高2200℃),载荷范围±100 kN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JEOL JSM-7900F):分辨率0.8 nm,配备能谱仪(EDS)进行元素分析
微量热重分析仪(TGA/DSC 3+):测量精度0.1 μg,升温速率0.01-100 K/min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