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渗碳层总深度检测:测量范围0.5-5.0mm,精度±0.05mm,包含有效硬化层与过渡区界定
表面硬度梯度分析:HV0.3维氏硬度测试,梯度间隔0.1mm,覆盖深度方向全断面分布
碳浓度分布检测: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空间分辨率1μm,绘制C元素质量百分比曲线
金相组织评级:依据ASTM E112评定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范围Ⅰ-Ⅳ级
表层残余应力测试: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角度法2θ范围152°-156°,分析σmax值波动
高精度齿轮类部件:风电增速箱齿轮、高铁牵引齿轮等模数≥8的渗碳淬火件
重载轴承组件:盾构机主轴承、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等表面硬化处理部件
工程机械轴类零件:液压泵传动轴、矿山机械偏心轴等高扭矩传动件
特种模具钢:H13、D2等热作模具钢的深层渗碳处理件
汽车动力总成部件:变速箱同步器齿环、凸轮轴等精密渗碳组件
金相检测法:依据ASTM E3制备试样,采用硝酸酒精腐蚀显现渗碳界面
显微硬度梯度法:执行ISO 2639标准,载荷0.5kgf,间距0.1mm连续压痕测试
光谱分析法:按ASTM E1507进行辉光放电光谱(GDS)逐层剥离检测
X射线应力测定:采用ISO 21432标准,Cr-Kα射线源测量表层残余应力
三维轮廓扫描:基于ISO 25178标准,白光干涉仪分析渗碳变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