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模板? 咨询解决方案? 查询检测项目?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 |
立 即 咨 询 ![]() |
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1.表面硬度测试:采用HRC标尺测量(20-70HRC),精度1.5HRC
2.抗冲击强度:测量能量吸收值(10-300J),符合GB/T229-2020
3.几何尺寸偏差:长度公差0.05mm,平面度≤0.02mm/m
4.材料均匀性:微观组织分析(晶粒度6-12级)
5.残余应力分布:X射线衍射法(测量深度0.05-0.5mm)
1.合金钢锻件(含碳量0.2%-1.5%)
2.有色金属铸件(铝合金A356-T6、铜合金C93200)
3.工程塑料部件(尼龙66、PEEK材料)
4.焊接结构件(角焊缝厚度≥3mm)
5.表面处理工件(渗碳层深度0.3-2.0mm)
1.ASTME10-18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2.ISO148-1:2016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
3.GB/T4340.1-200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4.GB/T5776-2005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方法
5.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试验标准
1.InstronWilsonRH2150全自动洛氏硬度计(量程20-100HRC)
2.Zwick/RoellHIT450P摆锤冲击试验机(最大能量450J)
3.MitutoyoLH-600高精度测长仪(分辨率0.001mm)
4.BrukerD8DISCOVERX射线应力分析仪(精度20MPa)
5.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5000倍光学放大)
6.ShimadzuHMV-G21ST显微维氏硬度计(载荷10gf-2kgf)
7.HexagonAbsoluteARM7325三坐标测量机(空间精度1.9μm)
8.KEYENCEVHX-7000数字显微镜(景深合成功能)
9.TiniusOlsenHT-240全自动硬度测试系统(符合ASTME92)
10.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量程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
北京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抖音
公众号
快手
微视频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