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外泌体 (Exosomes) 是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囊泡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其大小为 30-150nm,具有双层膜结构和茶托状形态,含有丰富的内含物 (包括核酸、蛋白和脂质等) ,参与细胞间的分子传递。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以及各种体液中。
超速离心法(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操作繁琐,耗时长,分离外泌体纯度较高,但得率低,目前分离外泌体主流方法。
尺寸排阻色谱(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应用填充多孔聚合物微球的柱子,精确分离大小分子,操作简便,耗时短,分离外泌体纯度较高。
聚合物沉淀法:操作简便,耗时短,可能会同时分离非囊泡污染物(包括脂蛋白),分离外泌体纯度较低。
磁珠免疫法:通过特定的抗体组合从样本中捕获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免疫亲和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可获得高纯度的外泌体、且不影响外泌体形态完整等优点,是富集表征独特的外泌体的优选方法。但是此方法效率低,外泌体内含物的生物活性易受 pH 和盐浓度影响,不利于下游实验的进行。
组合方法:如聚合物沉淀法+SEC(CellGS Exo-spin 外泌体纯化试剂盒)纯化流程温和,无需高速离心,操作简便并且产物纯度高,分离出的外泌体完好无缺,适用于下游功能研究、WB 验证、RNA 分析等。
1、透射电镜鉴定法:简称 TEM, 观察外泌体双层囊膜超微结构, 通常为茶托型或一侧凹陷的半球形。
2、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简称 NTA,该方法能保证外泌体原始状态、检测速度快,检测后能提供外泌体粒径和浓度信息。
3、分子标志物检测:WB 法鉴定细胞外囊泡的标志蛋白是否存在于样品中(至少 3 个阳性标志物、1 个阴性标志物)。
外泌体相关文献统计,排在前 4 位的检测指标为 CD63、TSG101、CD9、CD81;接着检测较多的 4 个指标为 Alix 、HSP70、flotillin 和 Syntenin 等。
然而《MISEV 2018》并未提出可以特异性地表征外泌体的分子标记。仅列出了必须在所有外囊泡制剂中分析的三类标记物,以证明外囊泡(类别 1 和 2)并评估其从常见污染物中的纯度(类别 3)。
注:
类别 1:跨膜或 GPI 锚定蛋白,质膜和/或胞内体上任何类型外囊泡的标志,如 CD63、CD81、CD82、CD9 等;
类别 2:细胞溶质蛋白(cytosolic proteins,真核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或周质蛋白(periplasmicprotei ns,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析确定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如 TSG101、HSP70、ALIX 等;
类别 3:非外囊泡结构的主要成分,通常与外囊泡共同分离。主要用来评估外囊泡制剂的纯度,如血清、血浆中的脂蛋白。
即《MISEV 2018》要求外泌体标志物鉴定,至少 2 个阳性指标:CD9、CD63、CD81 三选一以及 TSG101、HSP70、ALIX 三选一,另外纯度鉴定再加阴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