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常规微生物定量检测:
- 菌落总数:平板计数法(CFU/mL,参照GB4789.2)
- 活菌总数:ATP生物发光法(RLU值,相关性系数≥0.95)
- 微生物负荷:膜过滤法(CFU/100cm²,过滤面积50cm²)
致病菌特异性检测:- 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法(Ct值≤35,参照GB4789.38)
- 金黄色葡萄球菌:酶联免疫吸附assay(ELISA)(OD值≥0.4,参照ISO6888-1)
- 沙门氏菌:增菌培养+PCR鉴定(阳性检出率≥95%,参照GB4789.4)
真菌及酵母菌检测:- 真菌总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计数(CFU/mL,25℃培养5天)
- 酵母菌计数:孟加拉红琼脂培养(CFU/mL,参照GB4789.15)
- 真菌菌丝体密度:显微计数法(个/视野,10×物镜)
生物膜定量分析:- 生物膜总量:结晶紫染色法(OD570nm,参照ASTME2196)
- 活生物膜细胞数:XTT还原法(OD490nm,线性范围10³-10⁷CFU/mL)
- 生物膜厚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μm,Z轴分辨率≤0.5μm)
耐药性基因检测:- 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SHV基因拷贝数(copies/μL,qPCR法)
- 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基因相对表达量(ΔΔCt值,参照NCBI数据库)
- 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Ⅱ基因检测限(≤10²copies/反应)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16SrRNA基因测序: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目,物种丰度指数(Chao1)
- JianCe测序:真菌分类单元(FTUs),多样性指数(Shannon)
- 宏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注释(COG数据库),代谢通路分析(KEGG)
有机物残留关联微生物检测:- 蛋白质残留:考马斯亮蓝法(OD595nm,≤0.1mg/cm²),关联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数量
- 脂肪残留:索氏提取法(残留量≤0.05%),关联微生物(假单胞菌)计数
- 碳水化合物残留:苯酚-硫酸法(OD490nm,≤0.2mg/mL),关联微生物(酵母菌)定量
环境适应性微生物检测:- 低温存活微生物:4℃冷藏24h后菌落总数(CFU/mL,参照GB4789.2)
- 干燥环境微生物:相对湿度30%条件下放置48h后活菌数(CFU/cm²)
- 酸碱耐受微生物:pH5.0-9.0条件下培养后的生长率(≥80%)
消毒剂残留协同微生物检测:- 含氯消毒剂残留:DPD比色法(≤0.5mg/L),协同微生物(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MIC值变化率)
- 季铵盐类消毒剂残留:百里酚蓝法(≤0.1mg/L),协同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量(OD570nm)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残留:高锰酸钾滴定法(≤0.3mg/L),协同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存活数(CFU/mL)
动态微生物生长监测:- 模拟储存条件:25℃、75%RH下放置7天的菌落总数增长倍数(≤10倍)
- 模拟使用循环:重复清洗3次后微生物残留量(CFU/mL,≤10²)
- 模拟污染过程:人工接种10⁴CFU/mL后清洗效率(≥99.9%)
微生物群落功能分析:- 代谢活性:四唑盐(MTT)还原法(OD570nm,活性率≥70%)
- 耐药基因水平转移:接合试验(转移频率≥10⁻⁶)
- 毒力因子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毒力基因相对表达量≥2倍)
检测范围
1.玻璃奶瓶:涵盖高硼硅玻璃、普通钠钙玻璃奶瓶,重点检测表面划痕处微生物滞留量及玻璃腐蚀对微生物附着的影响
2.塑料奶瓶:包括PP(聚丙烯)、PPSU(聚苯砜)、PES(聚醚砜)材质,侧重检测塑料析出物与微生物的协同附着及耐清洗性
3.硅胶奶瓶:涵盖食品级硅胶奶嘴及瓶身,重点检测硅胶孔隙率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高温消毒后的微生物残留
4.不锈钢奶瓶:包括304、316L不锈钢材质,侧重检测不锈钢表面钝化层完整性对微生物黏附的影响及金属离子释放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5.一次性奶瓶:涵盖纸质、PLA(聚乳酸)可降解材质,重点检测一次性使用后残留微生物的快速繁殖能力及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6.奶瓶配件:包括奶嘴(硅胶/乳胶)、瓶盖、吸管,侧重检测配件缝隙及连接处的微生物藏匿量(如吸管内壁生物膜)
7.消毒后奶瓶:涵盖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后的奶瓶,重点检测消毒方式对微生物耐药性的诱导及残留微生物的活力
8.二手奶瓶:包括使用3个月以上的旧奶瓶,侧重检测长期使用后表面生物膜积累量及耐药性微生物的分布
9.特殊功能奶瓶:包括防胀气、保温奶瓶,重点检测功能结构(透气阀、保温层)内的微生物滞留及清洗盲区的定量分析
10.进口婴儿奶瓶:涵盖欧美、日韩等地区进口产品,侧重检测符合当地标准(欧盟EN14350)的微生物残留限量及跨区域微生物污染风险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ISO18593:2004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表面样品微生物检测擦拭法
- ASTME1054:2019环境表面微生物采样和分析标准指南
- ISO4833-1:2013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菌落总数测定第1部分:倾注平板计数法
- ISO6579-1:2017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沙门氏菌检测第1部分:常规方法
- ISO16258:2012环境空气和表面微生物生物膜检测结晶紫染色法
国家标准:- 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 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 GB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 GB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 GB/T33400-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微生物限量
方法差异说明:ISO4833-1与GB4789.2的培养温度均为36℃±1℃,但ISO要求培养时间为48h±2h,而GB允许延长至72h(若菌落数较少);ASTME1054的擦拭面积为100cm²,而GB/T33400要求为50cm²(针对小面积样品);ISO16258的生物膜结晶紫染色时间为15min,GB未明确但通常参照国际标准执行。
检测设备
1.微生物采样器:BioSamplerSKC225-9500(采样流量10-30L/min,收集效率≥90%)
2.智能菌落计数器:ColonyCounterCC-108(计数范围0-9999CFU,准确率≥98%)
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BiosystemsQuantStudio5(检测通道5色,灵敏度10copies/反应)
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TCSSP8(分辨率0.1μm,Z轴步进0.05μm)
5.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BDBACTECMGIT960(培养时间1-7天,检测速度15分钟/批)
6.膜过滤系统:MilliporeSterifil(过滤面积90mm,孔径0.45μm,流速≥50mL/min)
7.生物荧光检测仪:PromegaGloMax20/20(检测范围10-100000RLU,精度±5%)
8.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鉴定时间2-6小时,准确率≥95%)
9.冷冻离心机:Eppendorf5810R(最大转速15000rpm,最大相对离心力21500×g)
10.超低温冰箱:ThermoFisherRevcoJianCeT(温度范围-80℃±2℃,容量500L)
11.手持ATP检测仪:HygienaSystemSUREPlus(检测范围1-100000RLU,响应时间10s)
12.恒温恒湿培养箱:BinderKBW240(温度范围10-60℃,湿度范围30-95%RH)
13.蒸汽灭菌器:SanyoMLS-3750(灭菌温度121℃,压力103kPa,灭菌时间15-30min)
14.超净工作台:ESCOAirstreamA2(洁净度ISO5级,风速0.38-0.5m/s)
15.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InfinityII(柱温范围4-80℃,检测限0.01μg/mL)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