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谅解(高校、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
检测项目
生物相容性检测:
- 细胞毒性试验:细胞存活率(≥85%)、相对增殖率(RGR≥80%)(参照ISO10993-5)
- 溶血率测试:溶血指数(≤5%)、血红蛋白释放量(<0.8mg/dL)
- 致敏性评估:皮肤刺激指数(0-1级)、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率100%)
力学性能检测:- 拉伸试验:拉伸强度(≥40MPa)、断裂伸长率(≥200%)、弹性模量(3-5GPa)
- 压缩测试:压缩强度(≥25MPa)、永久变形率(≤2%)
- 疲劳耐久性:循环次数(≥10000次)、疲劳极限(≥30MPa)
化学稳定性检测:- 残留溶剂分析:环氧乙烷含量(≤10ppm)、二氯甲烷残留(≤5ppm)
- pH耐受性:pH变化值(7.4±0.2)、酸碱缓冲能力(ΔpH≤0.1)
- 溶出物检测:重金属总量(≤0.1μg/cm²)、可沥滤物浓度(<1ppm)
灭菌效果检测:- 无菌试验:微生物存活率(0CFU)、灭菌保证水平(SAL≤10⁻⁶)
- 细菌内毒素:内毒素限值(<0.25EU/mL)、回收率(85%-115%)
- 辐照剂量验证:放射剂量(25-40kGy)、灭菌均匀性(变异系数≤10%)
过滤性能检测:- 截留效率:分子截留量(60kDa)、蛋白质漏过率(≤1%)
- 水通量测试:纯水通量(≥100mL/min·m²)、超滤系数(10-20mL/h·mmHg)
- 孔径分布:平均孔径(0.001-0.1μm)、孔隙率(60%-80%)
吸附特性检测:- 蛋白质吸附:白蛋白吸附量(≤5μg/cm²)、纤维蛋白原吸附(≤3μg/cm²)
- 药物结合测试:药物回收率(≥95%)、吸附动力学常数(k≤0.01s⁻¹)
- 离子交换能力:阴离子吸附容量(≤0.5meq/g)、阳离子释放量(≤0.2μg/cm²)
表面特性检测:- 接触角测量:水接触角(60°-80°)、表面能(40-50mN/m)
- 表面粗糙度:Ra值(≤0.1μm)、Rz值(≤1.0μm)
- Zeta电位:表面电荷密度(-30mV至-50mV)、等电点(pH4.0-5.0)
微生物屏障检测:- 细菌渗透试验:渗透阴性率(100%)、挑战菌浓度(10⁶CFU/mL)
- 病毒挑战测试:病毒截留率(≥6log)、病毒回收率(≥50%)
- 真菌抗性:孢子生长抑制率(≥99%)、生物膜形成指数(≤1.0)
热稳定性检测:- 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120°C)、热膨胀系数(≤5×10⁻⁵/°C)
- 加速老化:老化时间(50°C/30天)、性能衰减率(≤5%)
- 低温耐受:脆化温度(≤-40°C)、冷冻恢复率(≥95%)
生物降解性检测:- 降解速率:质量损失率(≤1%/year)、降解半衰期(≥10年)
- 降解产物分析:单体释放量(≤0.1μg/mL)、毒性代谢物(无检出)
- 酶解活性:酶解速率(≤0.01%/h)、生物降解度(≤2%)
检测范围
1.聚砜类透析膜:包括均质聚砜膜和改性共聚物,重点检测化学残留物、生物相容性及长期热稳定性。
2.聚醚砜类透析膜:涵盖高通量透析器用膜,侧重过滤性能、表面电荷分布及抗凝血特性。
3.纤维素类透析膜:如再生纤维素膜,核心检测水解稳定性、吸附能力及灭菌适应性。
4.合成聚合物复合膜:包括PAN-PVP共混膜,重点评估界面结合强度、孔径均一性及细胞毒性。
5.中空纤维透析器:用于血液灌流系统,侧重纤维力学强度、内腔通畅性及微生物屏障。
6.平板式透析器:适用于小型设备,核心检测密封性能、流体分布均匀性及热变形。
7.高通量透析膜:强调大分子截留效率,重点测试水通量、蛋白质吸附及灭菌兼容性。
8.低通量透析膜:用于标准透析,侧重化学稳定性、溶出物控制及生物降解风险。
9.生物人工肾膜:整合细胞涂层,重点评估生物活性、免疫原性及长期功能性。
10.血液灌流器膜:用于毒素吸附,核心检测吸附容量、动力学参数及残留溶剂。
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
- ISO10993-5: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细胞毒性试验
- ISO10993-7:202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
- ISO8637:2022血液透析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 ASTMD638-22塑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
- ASTMF756-17医疗器械材料溶血性能评定
国家标准:- GB/T16886.5-202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细胞毒性试验(等效ISO10993-5,但样本预处理差异缩短24小时)
- GB/T14233.1-202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比ISO更严格的重金属限值)
- GB/T19633-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灭菌验证方法增加湿热循环测试)
- YY/T0681.1-2022医用高分子材料拉伸试验(应变速率控制高于ASTM标准)
- YY/T0615.1-2022血液净化器具生物学评价(生物降解测试采用加速法,与国际标准老化时间不同)
检测设备
1.细胞培养系统:通用型细胞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0.5°C,CO₂浓度5%±0.1%)
2.电子万能试验机:标准拉伸试验机(载荷范围0.1-500N,位移分辨率0.001mm)
3.高效液相色谱仪:通用HPLC系统(检测限0.01ppm,流速精度±0.1%)
4.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动态显色法仪器(检测范围0.001-100EU/mL,回收率85%-115%)
5.流式细胞仪:多参数分析设备(荧光通道≥4个,检测速度≥10000细胞/秒)
6.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SEM(放大倍数10-100000×,分辨率≤1nm)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光谱仪(波长范围190-1100nm,吸光度精度±0.003)
8.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分析设备(检出限≤0.001μg/L,精密度RSD≤1%)
9.接触角测量仪:静态滴液系统(角度分辨率±0.1°,温度控制±0.1°C)
10.微生物挑战系统:生物安全柜集成设备(细菌浓度控制10⁶-10⁹CFU/mL,渗透率检测精度±2%)
11.热老化试验箱:程序控温箱(温度范围-70°C至300°C,均匀度±1°C)
12.超滤性能测试台:流体动力学系统(压力控制0-500mmHg,流量精度±0.5mL/min)
13.伽马辐照灭菌器:放射源设备(剂量率0.1-10kGy/h,均匀性≥95%)
14.酶联免疫吸附仪:自动ELISA分析仪(检测限0.1ng/mL,通量96孔/次)
15.表面粗糙度仪:接触式轮廓仪(分辨率0.01μm,扫描长度100mm)
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中析研究所】
报告: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检测周期:7~15工作日,可加急。
资质: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CNAS资质报告。
标准测试:严格按国标/行标/企标/国际标准检测。
非标测试: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
售后:报告终身可查,工程师1v1服务。